走進廁所區就有個大大的Parents Room 招牌,不要走錯囉!
Parents room都是使用按鈕式的自動門來取代推或拉的拉門,讓推車或是大包小包的父母很方便,按鈕高度也很適合讓三五歲的小朋友幫忙開門。
進門先是一整排的尿布更換區,雖然不像台灣貼心,還有準備濕紙巾,乳液等備品。不過足夠的洗手台及乾淨無異味的換尿布空間讓我們很開心,最重要的是,冷氣很強! 看到那麼多尿布台,心中應該不免懷疑,澳洲的生育率是有這麼強嗎? 不用懷疑,來過澳洲的就知道,是真的,帶一兩個小孩的不算什麼,生3-5個小孩的也大有人在。後來查了一下,澳洲的2015生育率是1.8,台灣是1.1。
尿布檯的對面是一個有圍欄的遊戲區(很抱歉鏡頭中沒有照到圍欄,這區真的挺大的),這個遊戲區真的跟圖書館有得拚,應該建議他們再來幾本書。遊戲區主要是方便媽媽再餵baby的同時,哥哥姐姐有地方休息,有事做不會亂跑。
另外一個我真的覺得相當貼心的地方是,三間哺乳室就安排在遊戲間的右邊,等於說同時可以被圍欄圍住,這樣假設老大老二年齡差得很近,媽媽也可以很放心的讓他過去玩,要隨時來找媽媽也沒關係。大部分我使用過的哺乳室都是遊戲區被圍起來,哺乳室又在另一邊,假設大小孩出不來開始哭鬧,媽媽又在餵奶,這樣心情真的很煎熬。
現在來看到可以媲美下午茶空間的哺乳室囉!
寬敞的空間,柔和的燈光,可以容納大型推車同時進來,桌子上可以放置包包或是擠奶器,也有貼心的插座在牆上。牆上的益智玩具區設計讓1.2歲的哥哥姊姊們儘管不離開媽媽也不會無聊的被手機綁架。
最後有親子廁所及另一區溫奶及副食品區沒有照到,有提供飲用水及微波爐。要說一個小小的缺點應該是沒有看到嬰兒椅供餵食副食品。但以這個哺乳室的規模,使用起來真的很舒服,媽媽單獨前來也沒有問題。育嬰室中間區域也有座椅沙發區給等待的家人朋友使用。
澳洲-全民友善育嬰環境
我覺得澳洲的生育率高,很大的原因是社會及政府提供了很完善的育嬰空間給大眾。哺乳室也充分的尊重有小Baby的家長,提供安全及完善的購物空間給家庭使用者。我相信設計完善的育嬰室會讓餵母奶的媽媽們更願意出門。
之前有看到一則台灣的網路新聞,父母親因為在公共場所換尿布而遭白眼及群眾抱怨,身為媽媽的我會覺得有點不公平,我也理解媽媽及旁觀者當下的心情。換句話來說,購物中心或是商業建築也需要負起改善這些硬體的責任,周邊人士友善的態度及尊重是更重要的。我相信換作是日本,他們會用更客氣的方式解決。聽這邊朋友說過,他們在去一些高級餐廳的時候會先電話詢問有沒有提供嬰兒椅,假設有,那就是歡迎帶小小孩的餐廳,不用想也一定會有尿布台。假如沒有提供嬰兒椅,就應該屬於歡迎成人,或是大小孩的餐廳。
大多數我們在澳洲去過的牛排館,或是比較正式的餐廳,都會提供kid meal及著色畫,蠟筆等讓小朋友候餐時打發時間。澳洲人也真的很喜歡baby,常會發生baby被稱讚,或是隔壁桌也跟小朋友打招呼的友善現象。這邊有像是騎士堡的indoor play centre,但餐廳即使有提供kid meal,也不會特別強調他們是"親子"餐廳,是真心的歡迎全家大小來。
在公共場所,其他人的異樣眼光或是鄙視的態度真的會讓有小嬰兒的家庭不太敢出門,擔心東擔心西的。這幾年發現,台灣親子餐廳,親子民宿,親子飯店紅不是沒有原因的;當家中有小小孩,出門選擇"適當的地方"這件事變得很重要。親子餐廳即使餐不好吃,門票也不便宜,但還是一大堆人去,因為那裡才會有方便的尿布台,親子廁所,小孩吵也不會受到異樣的眼光。
讓生育率提高從"小事"做起
一個小小建議,台灣政府是否也應該把育嬰室列入商業建築的必備設施之一? 比照殘障廁所一樣,一個尿布台,或是哺乳室應該比起貴三三的心臟電擊器或是消防栓之類的都便宜。這比起醫院,區公所牆壁上張貼"母乳最好" "母嬰親善" 等等的標語還來的實際,不然出了醫院,出了月子中心,外面就通通不親善了啊?
或是簡單一點,先從餐廳裡的廁所都附有一個換尿布台開始,空間足夠的話再有個哺乳室就更理想了。媽媽們也有開心喝個下午茶的權利啊!!
我了解吃飯吃到一半寶寶大哭,馬上就要喝奶的緊張感,去廁所~感覺臭臭不太衛生,去車上~吃飯吃到一半到車上餵奶有點遠,用哺乳巾~有時候又怕有走光的危險,要換邊餵也不太方便。萬一出門太久沒喬好姿勢餵又容易塞奶,哎呀!但是我又想出門呀!
媽媽們的心聲希望能讓更多業者看到,我相信先從硬體開始改善,漸漸地大家都習慣育嬰室這個便民措施,再來改善大環境,這樣下去就會有更多願意生小孩的家庭產生。
ReplyDelete找中飯, 玩 旅行 旅行社
Please Click Above Link here & Get information and latest ideas about 找中飯, 玩 旅行 旅行社.